黄金2378附近空单,稍有波折,这也我们预期承受范围内,目前4小时线密集承压集中在2385一线,有限承压凌晨回撤最低2370下方,早盘我们在2370-72区域先行止盈离场,今日重新安排新单,行情冲高回落并不顺畅,但整体符合预期,行情还会有反复,但承压有效金融配资,依旧高空不变,我是田生,从事交易13年,这一点真实有效!我们策略分析每日早盘更新,点位分析清晰,稳健,每日只做现价单,提前单,我能承诺的公开单,短线5-10美金,剩下请自行把控,今日早盘分析稍后更新,关注我相信你的交易机会会越来越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辉】
近段时间,“烂尾娃”成了网络热词。网络传播中,“烂尾娃”主要在两个语境中使用。
语境一: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花费巨大,大学毕业后却没有找到满意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生仿佛进入烂尾状态。
语境二:许多父母热衷“鸡娃”,投入巨大时间、精力和金钱激励(“鸡”)孩子学习,报各种辅导班培训班,“鸡”到一半,发现孩子表现平平,“鸡”不动娃了,或因为花费太多,经济上力不从心,于是停止或减少“鸡娃”,孩子教育没按计划执行,仿佛进入烂尾状态。
无论如何,给孩子贴上“烂尾”的标签,都是极不妥当的。人生不是土木工程,不能完全按图纸施工;育人过程也不是盖楼,父母更不是开发商。“烂尾楼”这个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不仅有害,甚至有毒。网络上已有许多反对这种标签化的声音,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人生轨迹,不能随便贴上失败或烂尾的标签。
流行性标签未必符合事实,但反映着一种社会心态。“烂尾娃”这个标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社会教育心态和教育行为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焦虑。
一
针对“烂尾娃”的议论,有网友精辟地指出:不该叫“烂尾娃”,该叫“鸡娃工程烂尾”了。
“鸡娃”是一个高目标、高投入、长时段、细规划的过程,简直就是一个长期工程。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确立愿景,想用十几年时间完成规划。当父母雄心勃勃地实施“鸡娃工程”的时候,普遍会遭遇“鸡娃”效益递减定律。
所谓“鸡娃”效益递减定律,即随着孩子学段的增高,父母“鸡娃”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甚至逐渐降低。
具体说来,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报兴趣班,多学几门特长,往往比那些不上兴趣班的孩子有显示度。幼儿园阶段学习英语、识字、拼音、数学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文化课的先发优势会逐渐降低。小学阶段,学习节奏慢、课余时间多,此时,补课多、做题多、拔高多的孩子,往往成绩更容易优异些。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外补课的效果同样会逐渐降低。补课的弊端在于,容易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即降低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这样愈发依赖课外补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学段的增高,家长能够直接参与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现实可能性逐渐降低。小学低段的数学,家长还可以亲自下场,给孩子讲解,虽然有点让人上火上头或血压飙升,但知识点简单,家长都能应付,甚至在孩子面前摆出学霸威风,责问孩子“这都不会”。但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奥数,一些家长就有些吃力了。所以补习班中,很多全职妈妈乖乖坐在后排和孩子一起听课,学懂了再回家和孩子切磋讨论。当孩子上了初中高中,能够直接给孩子讲题的家长比例更小,只能更多依赖课外辅导班老师讲解。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吐槽给女儿辅导作业
总之,随着时间推移,家长激励、补课所能发挥的作用逐步降低。孩子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业成绩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
问题在于,家长在“鸡娃”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在削弱孩子的能动性,形成可怕的“鸡娃”陷阱。早熟的瓜不甜,催熟的娃,也很难有创造力。靠补课的猛药,孩子勉强考入名校,但如果心智不成熟、自主性不够,在大学阶段依然面临学习困难,毕业后的心态不佳,不愿意就业,甚至以考研考公的名义窝在家里做全职儿女。
究其根本,之所以存在“鸡娃”效益递减规律,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并非一个工业生产过程,而是更大程度上类似于作物生长逻辑(但比作物生长过程更加复杂)。知识学习,没法像工业生产那样通过成倍增加投入而同比例提高效率和增加产出。一些小学生在家长或机构的培养催化下,习得了超过其年龄和心智水平的自律能力和学习方法,也许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成绩,但从长远看,往往是有害的。揠苗助长的典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
过于积极“鸡娃”的家长,不同程度地具有开发商心态,将孩子养育理解为一个项目开发过程。开发过程面临诸多投入,除了金钱,还有父母的时间和精力,最好有一个家长全职陪读(通常是妈妈)。“鸡娃”圈里,有许多“鸡娃”指南,各个年龄段做什么、各种赛道选择,都有现成的模式供参考。一旦“鸡娃”成了套路,家庭教育就变得模式化,关键是出钱、出人、出时间,按工期推进。
家长开发商心态越强,就越重视教育投资回报率。
家庭教育支出既属于消费,也属于投资,两重因素共同影响家长“鸡娃”的强度和持续性。从消费方面看,影响“鸡娃”支出的最主要因素是家庭收入水平。从投资方面看,影响“鸡娃”支出的最主要因素是教育预期回报率。
教育投资行为中不只有关于回报率的理性算计,有时也面临诸多非理性因素。“鸡娃”亦是如此,许多家庭处于有目的的盲目性状态。所谓有目的,即“鸡娃”的目标是明确的;所谓盲目,即许多家长也是被卷着走,普遍跟风。看见别家孩子学这学那或都在补课,自己心里发慌,只能跟着学、跟着补。“鸡娃”过程中,伴随着诸多自我安慰和机会主义心态。
当预期收益足够大,家庭教育投资时加杠杆的就会越来越多(如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高价学区房),会有更多家长愿意给孩子支付高额费用(如每年数万的补课费)。反之,去杠杆的家庭就会越来越多。
一名培训人员为听课的学生辅导小学数学题。资料图:新华社
当前,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鸡娃”鸡到一半的时候,大幅减少或停止“鸡娃”,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分别是:孩子学习现状、就业形势和家庭经济状况。
其一,家长评估孩子的现实学业表现,如果发现“鸡娃”效果不明显,或者娃已经明显“学不动”了,自然会降低“鸡娃”投入。
其二,现实就业行情不景气,也会冲击父母“鸡娃”信心。一些家长认为:投入如此巨大,大学毕业后工资才四五千,实在是划不来。
其三,当家庭经济下行或经济能力不足时,同样会适度减少“鸡娃”投入。
以上三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家长“鸡娃”过程中的盲目性就会有所降低。
一旦更多家庭降低教育预期回报率,“鸡娃”的家长就会趋于理性,家庭教育领域的泡沫化水平也会同步降低。而这,正是当前一些家长感叹“鸡娃”工程烂尾的原因。
无论是主观觉醒,还是客观上经济能力不足导致“鸡娃”瓶颈,家长大幅减少或停止“鸡娃”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一方面,这有利于减少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低效投入,减轻教育负担。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减少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非必要、非理性干预,让孩子回归教育主体地位。如此说来,“鸡娃”工程烂尾,不全是坏事情。
天津某学生家长向笔者介绍了孩子高三补课的事情。暑假时她和儿子商量:高三补课,一年估计要15万,如果你想补,就好好学;如果感觉压力太大,咱们就不用这么苦,考不上大学,拿这15万做点小买卖,也能生活。最后孩子考虑了一天,还是决定好好补课,想考大学。
这个案例有两个值得分析的地方。
其一,家长不再是逼着孩子学习,而是讲清楚利害关系,让孩子自己选择。毕竟已经高三,威逼利诱的作用不大,更可行的办法是孩子成为决策主体。
其二,家长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可以接受孩子的平凡。在城市中产阶层家庭中,持这种心态的家长在增多。孩子小的时候,尽可能通过教育投资推动孩子学习,一旦到了中考高考的关键环节,就给孩子减压。这是解放孩子,也是解放家长自己。
三
必须要说明的是,“鸡娃工程烂尾”这个戏谑表述,其实也有不妥之处。
从根本上看,虽然“鸡娃”的手段和方法值得商榷,但家长“鸡娃”的动机值得肯定。支撑家长拼命“鸡娃”的一个基本信念是: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这个信念应该被保护;每个阶层都渴望通过教育保持自己现有阶层地位或实现阶层跃升——这种愿望应该得到支持。问题在于当前教育生态中,教育的竞争属性不断加剧,教育市场化和阶层分化叠加影响,促使教育内卷化,进而诱发了过度“鸡娃”、过度投入的局面。
从根本上看,过度“鸡娃”是结果,教育生态问题才是原因。当前许多家长“鸡娃”热情降低,也是无奈之举。走出高度焦虑是好事,但如果过于佛系,甚至滋生“读书无用论”心理,也是有害的。
塑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重中之重是处理好教育竞争性与教育公平性的关系。竞争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实现教育公平性更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保持教育竞争性与公平性的平衡,必须要尽可能减少阶层分化和市场化对竞争性的过度激发,不能让教育竞争结果成为阶层分化的直接表现。否则就无法最大程度保障普通家庭的向上流动机会。
在教育公平性保护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尤为重要。评价中小学教育公平性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发生逻辑。如果学生成绩分化主要发生在校外,由校外补课数量和质量(即补课投入)所决定,那就必然为家长“鸡娃”留下巨大空间。如果成绩分化主要发生在校内,由学生努力程度和学习能力所决定,那么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就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和实现。
笔者在东部某地调研时遇到一个案例。家长初中择校时,有A校和B校两个选项——都是当地较好的中学,其中A的名气更大一些。最终这位家长选择了B校,他解释道:多方了解发现,A校在校学生补课比例特别高。
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是是否补课,而是补几门,是一对一补,还是一对二。如此大比例的补课意味着,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校外补课造成的,也意味着如果家长想提高孩子成绩,只能被迫参与到激烈的补课竞争中。
他说自己只是普通工薪阶层,花不起每月数千元补课费,只能选择B校,因为B校学生分化主要在校内发生,依靠教师的严格管理和学生的自我努力来提高学习成绩。在这样的学校,家长不仅省了补课费,还省了许多“鸡娃”的时间和精力。或者说,“鸡娃”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了。家长“鸡娃”,不如学校“鸡娃”。
资料图:新华网
四
从教育公平性的角度考虑,“鸡娃工程”烂尾及其引发的教育焦虑情绪,可能仅仅是中等收入家庭的烦恼。
在高考教育竞争这个拥挤赛道中,有些家庭还可以选择继续加杠杆或去杠杆,尚有自主选择余地。但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而言,他们的焦虑可能不是减少校外补课支出,而是如何负担高额的学费支出。
东部某省的一位家长告诉笔者,他的孩子刚刚考上了私立高中,每学期学费就要12000元,外加住宿费3000元、伙食费4000元,连同校服费、资料费,每学期就要2万多元,一年下来,接近5万元。目前他家每年收入不到10万元,去掉全家租房、生活开支,剩余的负担高中学费,真是压力山大,甚至可能负债。
他说孩子之所以没考上公立高中,内因是孩子不够努力,外因是初中同班同学补课太多,而自己家根本出不起补课费。当一个班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在校外补课,那么校内老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大受影响。老师以为学生们都掌握了,就会简化教学过程、加快教学进度,但少部分没补课的学生还没学会掌握。更可怕的是,他们可能还会被贴上理解力差、接受能力低、不够努力的标签,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其实,这和前文讲的逻辑一样。当孩子的成绩分化主要由校外补课因素决定后,校内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就大大降低,那些补不起课的低收入家庭就会受到更多的教育排斥。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旦考不上公立高中,又想去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就不得不承担高额的私立高中花费。如果经济能力有限,难以支撑学业,那么低收入家庭就会真的面临教育“烂尾”问题。
这个现象金融配资,可能比“鸡娃”工程烂尾问题更值得关注,更应该纳入教育公平性议题的讨论。